2006-08-20

《少林武僧-德建》的幕后故事



繁體中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少林寺新闻 >> 外国人读懂少林僧
外国人读懂少林僧

--外国人读懂少林僧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06-04-18     浏览次数 522    字体     
        
前不久在第21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上,由CCTV体育频道选送的《少林武僧》获得了电视体育节目类大奖,影片讲述了武僧德建的人生故事……
  崇文尚武的中国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许都有一个江湖梦想。从小爱看武侠小说,听评书的赵邈和赵聪兄弟同样如此。
   怀着江湖的梦想,怀着江湖的神秘感,他们产生了拍摄一系列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故事片"——《今风•细语•江湖》的想法。两年多的时间里,兄弟俩接触并深入这个想象中的"江湖",认识到各类人物,但是一位武林高手始终是他们寻找的对象。
  也许是机缘巧合,2001年,他们终于与一位"高手"相逢。
  "蹩板和尚"德建
     河南少室山,少林寺,闻名世界的禅宗祖庭与武学胜地。这个被无数文艺作品演绎过的地方,不仅仅吸引着武林人士,更让所有中华儿女为之着迷。一个关于武术的片子,不可能没有少林寺。
   2001年,拍摄《今风•细语•江湖》的赵邈与赵聪兄弟正在河南登封拍摄节目。当地宣传部门向兄弟俩介绍了德建这么一个僧人,说他功夫很好,但是人特别不容易接触,问两人是不是愿意见一见。
   在民间,流传着几句顺口溜介绍几位在当地有"名"的和尚。其中,提到德建时用的形容词是"蹩板"。意思可能就是说他脾气不好,不好与人相处。据说,在兄弟俩造访德建之前,也曾有电视台要求采访而被他拒绝了。
  听到介绍,两人觉得这是一个好选题,于是决定去少林寺见德建大师一面。
  德建住在少室山南山的三皇寨。与人事喧嚣的旅游地不同,三皇寨远离人群,仿佛隐世。这里很少有人到来。单从这环境,就能看出德建的性情。
  赵邈回忆说,我们刚开始拍摄片子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编成三集,只是想编辑成一集片子。因为,刚接触时,他身上并没太多的故事让我们挖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们觉得他身上一种很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宣扬,那就是善良。
  正是内心深处的至诚至真,使德建更愿意远离尘世,这是他很少与外界接触的原因。也正是这一点,让赵邈与赵聪两位编导随后三赴登封。
不带摄像机的编导
能够成功拍摄德建,第一次接触非常关键。赵邈回忆说,"真的没想到,见到他以后
他并没有怎么难为我们就同意拍摄了,这也许就是一种缘分吧。"
  其实,兄弟俩与德建的合作绝不仅仅是缘分。
  他们第一次造访德建的时候,两个编导都没有带摄像机,而是去征求对方的意见,和他聊天。这种行动本身就是对对方的尊重。如果不和对方打招呼,拿起机器就拍,确实是很不礼貌的事。
  没有带机器设备的兄弟俩和德建聊起了天。他们谈武术、谈对禅宗的理解、谈许多社会现象。最后发现,两边的见解有许多共同之处。
   "德建是一名僧人、武人、社会人。在他的身上有着特殊的妙处,严格地说,他不是一个青灯古佛心如止水的僧人,不是一个一味追逐名利的武人,也不是一个一 味拜金的社会人。他希望有自己的事业,他希望自己在热爱的武学上有造诣,他厌烦尘世种种纠葛而成为僧人,然而,他有一颗多情的心。在2001年,在德建生 命中的那个路口,我触及了一些真实。"
  在拍摄制作完三集德建的片子之后,2003年6月27日,编导赵邈在北京这样回忆他们与德建的缘分。
武功、医术和凡人
拍摄过了许多武林人士,对武术也有了更多了解,两位编导说,德建确实是我们拍摄的武功最高的人。
  在电视片《少林武僧》的开头部分,第一个故事就是,一位来自美国的武术迷前来拜访。
   少林寺里来人传话,说有一位在美国开武馆的美国人来到中国,怀疑中国是否还有真正的功夫,想到少林寺来见识一下。
   在少林寺慈云堂,这位美国客人被德建"折磨"了很久。当他离开时,并没有因为挨打而觉得没有面子,相反却对德建充满了感激之情,并且希望再次回来能跟德建系统的学习中国武术。
   德建1976年开始习武,1982年,20岁的他抱着学医习武的理想,只身来到少林寺,后来落发为僧。十年前,为了寻找佛家更为清静之地,他从少林寺搬迁到三皇寨,基本不与外界接触,潜心学习禅学、中医和武学。
   来到这里之后,德建师从张庆贺,学习少林功夫与中医。除了每天在清静的三皇寨习武,德建大部分时间用在研究和制作中药上。
   他从山上采药,自己研磨配制,然后用药给附近的乡亲们治病。许多被他治好的人为了表示感谢,给他钱物,还有人要送他汽车,但都被他一概拒绝了。他凭着每个月从少林寺领的几百元的薪金,过着简朴的生活。
  有被德建治好病的人不愿再离开,于是留在他身边,成为他的俗家弟子。
   虽然武功与医术不错,但德建还是一个普通的俗人。在弘扬禅宗上,他希望能有所作为。曾有香港的佛教界请他去主持寺院事务,他也曾犹豫过,曾到达摩殿仔细思索。

 小成本不凑合
   与国际电影电视节上同行们的大制作不同,《少林武僧》是小成本。尽管如此,赵邈赵聪没有丝毫的凑合。
  《今风•细语•江湖》是兄弟俩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次合作,他们在性格上和业务上能够互补,赵邈喜欢拍摄,赵聪喜欢编辑。凭着两人多年的经验,他们在拍摄编辑上非常讲究。
   在拍摄过程中,许多有意味的镜头都必须有多年的经验和很好的功底才行。比如山路上的长镜头,不能有丝毫的晃动;还有反映大殿与山景的一些镜头,他们完全凭手拍,却有"摇臂"的效果。
   对于更好的镜头角度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特别是在山里面,选取更好的镜头角度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光凭经验还不行,还要多尝试。
   一次,为了拍摄德建教徒弟们练功的镜头,赵邈决定爬到树上去拍。赵邈拍得非常投入,一个镜头拍完,他正准备从树上下来,忽然觉得头顶上有什么东西。手一挥,一只马蜂从头上飞了起来。原来拍得投入,被蜂蛰了也没有发觉。
    拍完了一个满意的镜头,但头疼得却难以忍受。德建赶忙拿过自己配治的药,给赵邈用上。果然,不一会,感觉好了很多。
朋友德建
与德建相处得多了,加上大家共同的对世事的看法,使兄弟俩与德建成为朋友。
赵邈说,我们发现德建完全不是像外界传说的那个不好接触的人,他在电视镜头之前,非常自然,从来没有刻意去表演。在决定回家看望父母之后,德建走在下山的山路上,竟像个孩子一样边跑边跳起来。而不远的一边,兄弟俩的镜头正对着他。
   2002年的春节,兄弟俩与德建回到了他的东北老家。自从少小离开之后,德建很久没有回家了。以前曾听说过父亲病危的消息,这使得见到健在的父亲时,德建不自觉地留下了眼泪。
    年过完了,德建要离开父母,回少林寺去。离别之前,赵邈和德建说,你给爸妈打一套拳吧,也让他们看看你在外边的所学。德建觉得是个好主意,让父母坐在 屋里,他站到院子里,隔着窗玻璃,给二老表演了一套拳。父母从屋里认真的看着,德建打得格外认真。打完这套拳,德建从窗外看着父母,高兴地说,"嘿,他们 看呢!"
   眼前的镜头,忽然也让赵邈非常感动。
   赵邈回来说,一位普通僧人内心的情感,这一点也许打动了意大利的观众们。
尾声
  其实,就是不参加第二十一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赵邈与赵聪也会再编一版德建的——自己保留起来。在他们看来,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这部片子还是令人满意的。而且,这也是他们与德建的一段难得的经历。
    在意大利获奖了,兄弟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德建,德建的反应一如既往的平静,他告诉兄弟俩他们的片子播出后又有电视台来拍过他,但"没有你们俩拍的 好"。在影片中提到的去香港的事,德建拒绝了,而重病的父亲在今年春节期间也去世了——赵邈说他曾想在《少林武僧》的结尾处用字幕写出来,但最终还是放弃 了。
   
《少林武僧》在米兰
在放映过程中,没有一个观众中途离场,他们读懂了德建的善良和率真……
  《少林武僧》在米兰意大利名城米兰,因为时装而时尚,因为足球而疯狂,而今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第21届体育电影电视节在这里举行,米兰于是卷入了一场体育影视节目的风暴。
  我、赵聪与翻译韩菡一行三人28日来到米兰。意大利有许多吸引人之处,但第一次到米兰的我们,没有时间欣赏风景,一头扎进了体育影视节的现场。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也收到过赛事组委会发来的邀请,体育频道也曾投过稿,但是都没有入围参加评奖。
  这次有将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951部作品参赛,只有192部作品入围。这里面有中国的4部,除了《少林武僧》,还有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申奥宣传片》和奥组委请一名外国导演拍摄的关于中国的宣传片,还有一个申奥会徽的宣传片。
  第一次走进现场,让我们真正认识了"体育影视节"———世界体育题材影视作品盛会,这样的定义。
  体育影视节由国际体育影视联合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Cinema Television Sportifs)主办。创办于1983年。
   本次活动在米兰市中心的三座主要场馆进行。其中一处临街设置一个大屏幕。在这里,每天用超过十个小时的时间来放映入围影片。除此,在另外一个场馆内还有 六个小的会场同时放映。为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所有放映均对观众免票。据组委会后来统计,有23万人次参加了这次活动。
  参赛作品题材广泛,涉及全球每个角落。瞄准的对象有明星,也有普通人;有全球第一运动足球,有休闲体育和棋牌游戏;有古代与现代奥运会比赛,也有乡间的集体体育活动……
  入围作品来自全球许多著名的影视制作单位,如好莱坞的制作单位、ESPN体育台、欧洲体育频道,还有国际网联、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以及各国奥委会选送的作品。
  在与高水准对手的激烈竞争之中,能够获得荣誉的只有来自10个国家的作品,非常高兴的是,我们的《少林武僧》也在得奖之列。
  《少林武僧》是我们把《今风•细语•江湖》系列片中讲述德建的三集编成55分钟的国际版。在师旭平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寄出作品,当时有一点拿奖的信心,但到了米兰后,发现有那么多大成本的制作,还有许多著名影视机构和导演参与,就没有拿奖的信心了。
  于是,干脆不想了,就当参加一个别人的活动。连续几天,我们一直在各放映厅之间看别人的片子,当不了老师就当个好学生吧。结果在看片子的过程中发现,好的作品并不多。当时想,就是评委们给我们一个奖,也不会觉得意外。
   《少林武僧》于11月1日晚上20点25分,在特拉索大厅放映。组委会对《少林武僧》的介绍是:"这个节目记录了德建的僧人生涯与他的内心世界。为了练 习武术,德建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但当他在武术上取得成就的时候,浓浓的思乡之情却始终伴随着他,尽管如此,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他的精神追求。 今天,他仍然是一名少林寺的武僧,在大山背后过着隐居生活……"
  放片子的时候有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这部片子之前放一部伊朗选送的片子。就实话,那部片子确实很沉闷,本来放映厅里的观众很多,但在放映过程中大部分观众都走了,当时我们的心里很紧张。
  还好当放我们片子的时候又回来了很多人。在放片子的过程中,观众都很认真的看完全片,他们会跟着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而变化,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场。我们想,他们也读懂了德建的善良和率真。
  整个放映过程中,我们坐在放映厅最后一排,心里非常紧张。这是一次严格的检验,观众不会跟你客气,当时真的怕片子刚开始观众就走了。
  片子放完,我们采访了几名观众,他们说,虽然没有来过中国,也不知道少林寺,但他们觉得这一部片子让他们感动。
  评奖在影视节之前已经完成,在米兰,我们没有见到评委,但我们遇到了组委会主席弗兰克,他说非常高兴看到来自中国的作品一年一年都在进步。 赵邈口述 本报记者阎志强整理
相关链接:第21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

     (21st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Sports Movies & TV)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由国际体育电影电 视联合会主办,为国际性体育电影电视盛会,创办于1983年。本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所有会员协会参与,共 951部影片参加6个组别的角逐,最终入围作品192部。
  在为期六天的影视节期间,每天在室内外八个放映场播放52个小时体育影视作品,总放映时长超过314个小时,所有放映均对观众免费。
  这次影视节上,由张艺谋导演的申奥宣传片(莫斯科决赛片)《新北京,新奥运》荣获三项奖———最佳影片大奖、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奖和纪录片组报道类最佳体育宣传片荣誉花环奖。
  由中央电视台选送的《少林武僧》获得电视体育节目类大奖。
  奖项设置共六个部分:分别是纪录片(包括伟大的冠军、集体项目、单项体育和体育与社会四个部分)、电视体育、体育文学、体育广告、新媒体以及全天候体育。
  德建其人
  释德建,《少林武僧》主人公。
  少林寺一名普通僧人,原名丁宏本,黑龙江人。今年41岁,1976年开始习武,1982年抱着学医习武的理想,离家只身来到少林寺。后落发为僧,潜心钻研禅学、中医和武术。
  现住少室山南山的三皇寨,与山石树木、野鸟花草为伴,过着恬淡寂寞的隐居生活,至今已经有十几个春秋。平日为远近乡亲治病。
  
  《少林武僧》
  德建是一名普通的少林僧人,他隐居山里,每天习武健身。除了给前来求医的乡亲们治病,他很少与外界交往。
  近日,一位仰慕中国武术的美国人前来向德建讨教中国武术,寻访高人。经过面对面的演示和试练,这位美国人对中国武术的奥妙更加赞叹。
  潜心静修的德建也有自己的烦恼,香港佛教界不久前,来邀请他去那里管理寺院,这使他有些犹豫。他去教授过自己武术的义父那里请示,而义父患病在身,这使他暂时放弃了离开的想法。
  自少小离乡,德建很久没有回过黑龙江老家了。这个冬天,他决心回家看望父母。在年迈的父亲面前,德建真情流露,竟哭出声来。
  过完春节,在父母面前表演过一套拳之后,德建踏上了返回少林寺的火车……
  《今风•细语•江湖》
  是由兄弟编导赵邈和赵聪历时一年多,拍摄制作的一部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20集武术纪录故事片。《体育人间》制片人张虹介绍,《今风•细语•江湖》的名字源于30年代一部武侠小说,原名叫《金风•细语•江湖》。
  系列片其中包括《小飞》、《张荣时与少北拳》、《高老头》、《丹丹》等部分。其中三集的《德建》,经过编导再编制作后名为《少林武僧》,参加第21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获得电视节目类评委会大奖。
  编导把《今风•细语•江湖》叫做"系列纪录故事片"。《体育人间》制片人师旭平在一次网上访谈中解释,叫纪录故事片,意思是说以纪录形式为主,表现人的故事。
  兄弟编导
  赵聪:28岁。
  毕业于东北大学计算机系,1997年10月开始在北京有线电视台《第三只眼睛》纪录片工作室工作,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任编导。
  主要作品有二十集武术纪录故事片《今风•细语•江湖》。
赵邈:31岁。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92年在黑龙江电视台任记者,1993年山海关电视台任编导;1996年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任编导;1998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部任编导。
  曾获1996年国家政府奖,1996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一等奖,1997年全国电视节目一等奖。
责任编辑 Kungfu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推荐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  德建 少林传统功夫嫡系传人
  • 下一篇 :  嵩山上的孤独禅者
  • 最新文章
    南京武当高手欲闯少林切磋武艺
    重庆僧人球队首场比赛40名女尼组成啦啦队
    佛学院学僧组建僧人足球队演绎少林足球
    中国嵩山有神功,韩国遍吹少林风
    少林大师风采
    嵩山顶上见神功
    嵩山上的孤独禅者
    外国人读懂少林僧


    推荐文章
    [图文] 少林寺武僧总教头释延鲁作客新浪访谈实录
    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火热报名中
    深圳卫视与少林文化联手 打造新一代功夫之星
    少林寺的造星运动:"超级男生"海选 PK的江湖
    [图文] 少林弟子在美建少林寺 洋徒弟获武术金牌
    [图文] 美记者笔下的少林寺僧人:身披袈裟的首席执行官
    [图文] 少林寺为何在海外广撒"英雄帖"?
    纽约有座少林寺 地处繁华唐人街 收下不少洋弟子


    热点文章
    [图文] 普京女儿的少林情缘(图)
    [图文] 普京观看少林寺武术:世界上许多武术起源于这里
    [图文] 专访释永信方丈:少林文化让普京沉醉
    少林寺赠送普京一套武功秘籍
    嵩山顶上见神功
    [图文] 普京造访后外国游客争游少林(图)
    [图文] 少林寺推出纪录片《少林小武僧》(附图)
    普京未与少林武僧切磋是出于安全考虑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QQ  
    性别   MSN  
    E-mail   主页  
    评分   1 2 3 4 5
    内容  
    验证码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英文版English | 主 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Copyright © 2005-2008 chinashaolintempl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1.la 专业、免费、强健的访问统计

    没有评论:

    所见所闻所思